2007/06/26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前幾天,中國時報登了一篇署名青枝的讀者寫的「教育孩子我錯了」,大意是她讓兩個孩子上了標榜自由與開放的體制外學校,強調順著孩子個性發展,結果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和生活態度上有許多缺失,養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個性。
閱讀全文 »
洪蘭專欄, 關於教育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6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2002年,兒子去他阿姨家過感恩節時,打了電話回來報平安,我隨口問他:「在19次的感恩節中,你最喜歡哪一次?」我原以為他會以外交辭令的口吻說:「這一次」,想不到他回答的卻是,很早以前在紐約水牛城過節的那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答道:因為那一次最好玩,最有意義。
閱讀全文 »
洪蘭專欄, 關於教育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6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即,「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腦力?」、「記憶補習班有效嗎?」、「我的孩子整天都在做功課,但是功課卻不好,是不是他太笨了?有地方可以測IQ嗎?」,這些問題都偏離了學習最主要的關鍵–動機,而且都有很多的迷思在內。
閱讀全文 »
洪蘭專欄, 關於教育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4
◎ 2007.06.15 Fri
前陣子連日豪雨,樹下避不了大雨,阿公便將小狗鬆綁,方便牠找地方躲雨。
閱讀全文 »
楓言楓語, 生活記事 | 熊 | 2 篇留言 »
2007/06/24
◎ 2007.06.22 Fri (7yr6)
一早楓傑醒來,不像阿公阿嬤一樣動作俐落,總需要時間回神似的,吃完早點,坐在客廳門前發呆。只有一種情形小孩精神抖藪~~當天要出門玩。
閱讀全文 »
楓言楓語, 生活記事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2
◎ 2007.06.16 Sat (7yr6)
晚餐時刻,阿公吃飽後,坐在一旁納涼,問楓傑:「要不要聽姑姑小時候的故事?」
閱讀全文 »
楓言楓語, 生活記事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 本文摘錄自聰明寶寶雜誌
當孩子開始學說話,你跟他的溝通就進入了另一個階段。跟孩子聊天,是引導他發展的第一步,如果你是一個懂得跟孩子聊天的父母,那麼,你不但擁有開啟他心房的鑰匙,也是跟他做朋友的開始。
閱讀全文 »
關於教育 | 熊 | 一篇留言 »
2007/06/21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閱讀全文 »
關於教育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文/趙乃倬(台中市愛鄰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師)
美國小兒科學會主張兩歲以下的兒童不要看電視,教育學家也認為電視會阻礙小朋友的腦部發育和學習能力,奉勸家長們,拿起書本,為孩子說個精彩的故事吧。
閱讀全文 »
關於教育 | 阿亮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文/高淑貞(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本文摘錄自天下雜誌出版《家庭教育,贏的起點》
閱讀全文 »
關於教育 | 阿亮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輕鬆愉快地念故事】
閱讀是孩子人生起點上一種充滿刺激與想像的遊戲,
如果一開始念書的過程就非常的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孩子就會養成「書本即樂趣」的信念。
閱讀全文 »
關於教育 | 阿亮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活潑的比喻,孩子學的更起勁
從孩子的天真話語中,爸媽也可以聽出孩子的情緒,看到他的心智。聰明的爸媽請多用生活上的事物當比喻,和孩子談天說地吧!
閱讀全文 »
洪蘭專欄, 關於教育 | 阿亮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在火車上,一個媽媽不停的在罵她的小孩,好像是參加什麼比賽落選了,因為我一直聽到「連這個也不會,笨死了」、「你永遠成不了大器」、「你為什麼不能多像弟弟一點」。
閱讀全文 »
洪蘭專欄, 關於教育 | 阿亮 | 等您留言 »
2007/06/21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美國南加州大心理學的講座教授–雷恩博士,日前在榮總做了一場「腦與暴力行」的演講,因為他是世界上,唯一掃描過四十一名殺人犯大腦的人,所以會場擠得滿滿的。
閱讀全文 »
洪蘭專欄, 關於教育 | 熊 | 等您留言 »
2007/06/20
◎ 2007.06.18 Mon (7yr6)
這次端午假期在家,發覺楓傑更長大了!除了身高之外,脾氣也是。
閱讀全文 »
楓言楓語, 生活記事 | 熊 | 等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