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教育要往下扎根 |
2007/07/06 ~ 熊 ~ |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國語日報》最近作了一份「國語文教育札根」調查,對全省北中南花東區的中小學老師發出問卷,來了解在第一線與學生接觸的老師對現在學生語文程度的看法。
學生國語文能力普遍退步
結果發現,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作文能力不佳,其中72%的老師認為是國中基測不考作文的結果。但是雖然有94%的老師認為多數學生作文需要加強,但是有61.3%的老師無暇指導課外閱讀,因為他們要負擔很多的行政雜事。
老師們一致認為國語文不受重視,課堂節數不夠,而社會最重視的是英語。這些老師都認為在語文學習上,本國語文應優先於英語。在教育部未持續大力推動兒童閱讀的情況下,只有72%的老師偶爾會指導學生閱讀。至於語文能力退步的原因,可複選,62%的老師歸因於教育政策,42%的老師歸因於社會環境, 41%認為是考試制度,46%則是上課時數。有76%的老師認為外界對國語文的看法已影響自己的教學行為了。更有一位老師寫到:政治的花招與思考模式都已帶入校園,就只差沒有放煙火而已,其他動作都做了。
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
這是一個令人驚悚的調查報告。這份調查發出1200份,回收863份,回收率高達72%,可以說誠實地反映出了基層教師對語文學習的看法。其實,在沒有這份調查之前,我們自己在大學裡就已有深刻感受。學生基本上只讀教科書,不讀任何課外書,很多人念到大學還沒看過《水滸傳》、《西遊記》,連《三國演義》都只看過漫畫版,國立大學學生甚至可以不知道「頭懸樑、錐刺骨」是誰,主修電機系的學生也不知道發明涂林機器(電腦前身)的涂林(Alan Turing)是誰,以目前政府急劇的去中國化,恐怕我們很快的連我們是誰也不知道了。
對於英語學習,很多人都有個迷思,以為發音標準就是英文好,殊不知語文是傳播的工具,講究的是內涵,如果言之無物,徒有字正腔圓是沒有意義的。相信早年聽過蔡元培、胡適、傅斯年先生等國學大師演講過的人都有此同感,他們的鄉音都很重,但是每場演講必爆滿,因為旁徵博引,內容豐富。反之,政府各機構的發言人發音都很標準,但是聽完卻不知所云,因為內容空洞且閃爍其詞。
從閱讀中吸收文化
今天且不論第二語言的學習在理論上並沒有關鍵期的支持(也就是說,不一定幾歲的時侯學習效果最佳),政府在大力推動英語教學時,忽略了學好一個語言必須大量閱讀該語言所寫的書,才能正確掌握詞彙的應用,而大量閱讀該語言的書會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該語言的文化。當我們孩子自己的母語尚未掌握好,對自己的文化尚未有認同時,就接受了很多其他不同的文化,很容易迷失自己。文化認同是國家民族認同的第一步,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認為黃花崗烈士的抛頭顱、洒熱血是很愚蠢的事,他們認為應該移民,去比較好的國家生活,或許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受到大量外來文化的影響。
不重視自己的語文是不對的,今天這份調查是個暮鼓晨鐘,假如在位者再看不到國語文能力後退所帶來的危機,我們大概也沒有多次總統大選可選了。全世界國家都在推動全民閱讀,尤其是親子閱讀。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對《南華早報》的記者說,新加坡的國民必須有快速吸取新訊息的能力才能與其他國家競爭,因為他們小國小民,沒有天然資源,反觀我們何嘗不是如此?為什麼別人在努力加強語文能力的同時,我們反而開倒車,取消作文的考試,減少國語的教學時數,不再鼓勵閱讀了呢?
20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