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
2007/08/07 ~ 熊 ~ |
|
◎ 2007.08.02 Thu
中午參加希望園區讀書會, 今天是「天堂鳥幼兒園 」(部落格
)之教育理念分享 !!做得好!!
演講者開宗明義說:「在非洲,有這麼一句話,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因而,在他們居住的社區,就有一群具有共同理念的父母,促成了這個特別的森林幼兒園,一所非營利的學校,營造一個類似出身五六年級(及以上)父母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一切都在遊戲當中學習。
孩子每天開開心心上學,太陽快下山了,還不想回家,因為學校太有趣了!藍天綠地大樹,觀察昆蟲、大自然探索,學習爬樹,站穩了,膽足了,再往上爬,是最渾然天成的感覺統合練習。
三歲學習釘釘子做木馬,四歲鋸木塊做寶劍,五歲做盾牌,鼓勵嘗試錯誤與學習(try and error)。小孩難免會受傷,但都是皮膚小傷,因為孩子們都很聰明,會學習如何更有技巧地運用這些工具,一次比一次更進步,小肌肉、大肌肉的訓練愈靈活。
在這師生比維持一比八左右,老師都是經過特別面試,理念一致的專業教師,其挑戰是沒有既定、製式的課程與課本,活動範圍也不局限於室內教室。得天獨厚的社區,有後山、竹林、溼地。由家長排班接送孩子戶外活動(近一點就直接走路),輪到自己爸爸或媽媽負責開車時,孩子特別有成就與榮譽感,覺得自己的爸媽很棒。
當孩子陷入情緒,有人希望被抱抱,有人則希望有個獨處空間,任由短暫發瘋,別理他。師長都接納孩子的情緒,提供角落讓孩子休息,讓他們發展察覺自我情緒的能力。
吃飯自主,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第一步。中午用餐,向主婦聯盟訂購的有機食材,讓大人小孩對於吃進肚的東西,有十足安心與信任感。訓練孩子察覺自己的食慾,是小餓、中餓、或者大餓,由自己決定份量,而不是由大人代為決定。然而,才三歲小孩,感覺飢餓度與取用食物量之間,難免有差異(有時出入很大),大人要給機會與時間讓小孩練習,協助孩子獨立自主,由吃飯做起,為自己做決定。
對於行為舉止較特別的孩子,例如,小男生夏天總是脫光上身(愈小的小孩,愈不喜歡穿衣受束縛),只穿一條小內褲。所有家長跟老師,都不會對言行特別的孩子貼標籤,或是覺得羞羞臉,了解這是小孩急於表現、與探索自己身體的成長過程。於是舉辦一場認識身體的表演秀,讓孩子有正面探索與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自此之後,這名小男生的展現欲被滿足了!雖然有時還是會脫衣服,但機率小很多,轉而喜歡在臉上塗鴉,玩角色扮演。其他家長師生見了,會好奇詢問:「你今天又扮什麼啊?」而不用強迫、制止、責備、羞辱、體罰的方式對待小孩。
在這裡,所有的父母與專業的教師,提供創造、想像與探索的空間,這三年當中,不做任何系統式的學業教導,而完全從遊戲中探索,幼兒園提供豐富的語文情境,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與創意。雖不教ㄅㄆㄇ,但孩子畢業後上小學前,已識得繪本中七至八成國字。
【註】楓傑還未上幼稚園前,阿嬤時常讀故事書給他聽,久而久之,小孩直接認識許多國字,但ㄅㄆㄇ還不會。
據眾家長經驗分享,這些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很渴望學習、特別愛寫作業,視之為挑戰。因為這是前三年生活當中,完成沒有過的經驗,所以上學的態度是積極主動負責。雖然ㄅㄆㄇ需要重頭學,只有第一個月比較辛苦,需要家長多協助,而孩子們都很聰明,他們意識到同學都會了,只有自己還不會時,態度比家長還擔憂與積極。因為他們很清楚,讀書是為了自己,完全出於自願,而非應父母要求。
演講者是前任園長,本身為國文老師。她舉自己的女兒為例,在上小學之前,三至六歲參加天堂鳥幼兒園,未教導ㄅㄆㄇ(媽媽說這是刻意用女兒做實驗)。但是小孩愛閱讀,常沈浸於豐富的語文情境。上了小一之後,也就是進入所謂真實世界。曾有老師說:「某某不會注音符號,是害群之馬」聽了女兒的轉述,這位媽媽說:「你覺得在天堂鳥會做木工、堆積木的小孩不厲害嗎?第一名不是只有一個,也不會只有一種。不會某件事,不是害群之馬,他可能在其他方面很優秀。老師也是普通人,他也有情緒,難免講出這樣子的話,你要懂得分別與諒解。」如今女兒已小四,暑假時選定一個題目做專題,媽媽協助她蒐集資料,女兒找的許多書,有些是媽媽大學才讀的,顯示小孩喜歡閱讀的程度與理解能力。
◎ 心得
聽了這場分享,我既感動又羨慕!沒想到有這麼一群人,不但跟自己的理念一致,更將之化為行動,具體施行於小孩身上。實在太有心了!!!做得好!!
思索著,不知能否將這套做法植移到其他社區??_?大人的觀念將是第一個需要突破的關卡。誠如普天下家長的擔憂:「玩三年,都不補習,會不會輸在起跑點、喪失競爭力、跟不上別人?」這個問題的本質,應回歸到大人本身,除了回想自己在孩子同年齡時期的作為,減低無謂的焦慮之外,只有自己成長改變,孩子才能成長改變。
這也是天堂鳥令我欣賞的一點,安排親職教育,從教育父母著手。另外,他們「同村協力」的社區生活圈模式,大家觀念一致,認為「這個村裡沒有你的孩子,我的孩子,只有我們的孩子」,也是很棒的理念!小孩耳濡目染,學會群體生活,身心靈合一,互敬互諒,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出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一書中,明確的指出:終身教育的理念是人類進入廿一世紀的一把鑰匙,未來人類要能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進行: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四種的基本學習,而這四種基本的學習正是教育的四個支柱。」
珍‧亞莉山德〈JANE ALEXANDER〉,「想像」〈IMAGINE〉
教孩子畫畫,就是教他看書。
教孩子玩樂器,就是教他聆廳。
教孩子跳舞,就是教他優雅的過一生。
教孩子閱讀和寫字,就是教他思考。
一次培養一個孩子的想像力,等於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在天堂鳥,我認為感受到這樣子的教育,雖然還沒適齡的小孩親身體驗(楓傑已經超齡了… XD)。
Hello格主,
看到你的博文,真的很感動。我在學前也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沒有學過拼音,沒有學過什麽字。但是7歲搬到大城市以後,我就很喜歡讀書,很喜歡自學,國文和英文一路成績都非常好。比較可惜是我中學在大陸,因為有應試教育,整個非常慘,完全沒有熱情學習。經過在香港的幾年幼兒教學,我完全認同和讚美天堂鳥的教育理念了。我想幼兒期和學前期在自然環境長大的孩子,想像力都會異常豐富,學習熱情也會很高。
這裡我比較好奇,是爲什麽這些小孩上了小學之後,會很愛學校的學習?可以有人解釋一下嗎?
Hello Suki,
感謝你的親身經歷分享!很難能可貴喔!
至於你好奇的問題,我想分享另外兩則文章:
萬彧在小陽光幼兒園的第一、二週
我們與小陽光華德福幼兒園
因地域關係,後來我們為小孩選擇小陽光華德福幼兒園,類似天堂鳥的教育理念。
身為過來人的你,若能靜靜思考,或許答案自然清楚
張先生您好!
歡迎連結!不禁要說,天堂鳥幼兒園的家長真是幸福又勇敢的一群!


能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最是人生快事!
有機會多多交流,我要請教的多著呢!
Hello,格主
我是天堂鳥幼兒園的家長,逛網路無意中發現了這篇
精彩的說明會迴響,真是驚喜,由其是遲了快一年才看到!!
可以讓我連結到天堂鳥幼兒園部落格,給我們所有的家長
打打氣嗎?也多多介紹給你的朋友們這樣一個獨特的幼教
園地!也歡迎你來天堂鳥幼兒園部落格囉!
介穗
Glad to know that it is helpful.
Good luck to your presentation! !!加油!!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beautiful essay!
Next week I have to have a presention about How to Raise a Child. It’s so difficut for a twenty girl like me . Your essay gives me a lot of enligh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