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吧!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2008/03/18
~ 熊 ~

◎不行要的東西就不要的這種毅然態度,培育出「忍耐物欲的心」。
◎失敗經驗,引導出孩子的幹勁。
◎孩子同儕之間的衝突,形塑出「敢於說不的孩子」。
◎「孩子哭了就給奶喝,哭了就給他抱抱」乃大錯特錯。
◎界線分明的教養,培育出「自由伸展成長的孩子」。

.田中喜美子 NMS研究會◎著
.徐秀娥譯
.新手父母出版
.出版日期:2006/12/05

************************************
設想周到的教養方式,會奪走孩子的動力

孩子們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最大原因是出在大人未給孩子對行為自我負責的經驗。雖然大人對孩子說:「現在不認真聽,待會兒就會吃苦頭。」可是孩子卻是一副「你在說什麼啊,沒關係啦!」的態度,為什麼情況會變成這樣呢?那是因為孩子沒有實際受困的經驗,即使突然碰到什麼難題,他心裡總是想著大人會來幫忙解決吧!

小學三年級生的E小妹,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級任老師到家裡做家庭訪問也誇讚她:「總是精神飽滿」,訪問到最後,老師提醒媽媽:「她經常忘記東西,請多加注意。」此後,媽媽對這件事非常在意。從那天起,E小妹在準備東西時,媽媽總是在一旁關注。

早晨出門,媽媽要她再三確認:「體育服裝帶了沒?」、「講義裝進袋子了沒?」、「工藝課要帶什麼工具?」、「美術用品帶了沒?」、「作業放進去了嗎?」、「哎呀,笛子要放好,不然會掉哦!」即使E小妹已出門,一旦發現她忘了帶東西,媽媽還會急忙送到學校去。萬一E小妹真的掉了東西,為了不讓她陷入困境,在還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媽媽會立刻買齊新東西。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不知不覺地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體驗失敗的感覺」。一發現有危險,便急忙為孩子防患於未然。即使孩子做什麼事失敗了,也總是先出手為他解決問題。可是人類學習正是透過經驗而來。忘記東西被老師責備,必須低頭向同學借,或是準備其他東西代替。在這過程中孩子才能學會「生活能力」。

提醒孩子注意一次便已足夠。之後就交給孩子吧!在他受困而求助時才伸出援手。弄丟東西,父母可以先行支付,之後再告訴他必須從零用錢中扣除,由本人負起責任。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景,即使是和同伴爭奪玩具,媽媽很快便加入排解糾紛的行列。弄哭其他小朋友,媽媽立刻挺身出來道歉。天氣熱要孩子脫襯衫,天冷要孩子穿外套。老是追著問孩子危不危險、痛不痛等等……這樣處處為孩子設想,當然無法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了。

根據NMS的調查,日本有八成母親過度保護子女。換言之,她們是「善於照顧的媽媽」,但也出現了不少反效果。由於老是想著媽媽會幫忙,所以孩子完全沒有必須自我負責或是感到困難厭煩的經驗。這必然造就出「不聽別人講話也不會怎樣,反正有人會來幫我」的孩子。

靠著欺哄手法的媽媽,將使孩子失去信任感

日本的大人還有一個錯誤的教養方法,那就是「欺騙」和「威脅」。

在電車或醫院的候診室,常看見父母餵孩子喝果汁或吃點心。在演講會等地方,主辦單位若有暫時托嬰服務,即使只是短短的一、二小時,也會事先備妥小點心。如果在家裡,只要孩子一哭鬧,媽媽會立刻送上食物或餵哺母奶,好讓他安靜下來。

不用心思考孩子哭鬧的原因而替他解決困擾;也不設法讓小朋友明白事理,只想塞個東西到他嘴裡讓他閉嘴安靜,這不過是一種「欺騙」的行為。這時候,孩子確實變乖了,可是他卻感受不到「自己的需求被理解」。

另外,將年幼孩子託付他人時,常會發生父母出門孩子便哭鬧的窘況。碰到這種情況,常有人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出門,這也是一種愚弄孩子的「欺騙」行為。雖然孩子一開始會哭鬧,也應該在孩子面前說明白,告訴他「出去會回來,要等我哦!」有了這種體驗,孩子知道媽媽辦完事就會回到自己身邊,也就能安心等待了。

這也是教導孩子「自制」,培養孩子「生活能力」的一種訓練。

威脅孩子的媽媽,會養出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的孩子

常有大人一邊對孩子說:「不可以說謊」,可是自己卻一邊對孩子神態自若地說謊。

「做出這樣的事,可怕的老公公會來哦!」

「不早點睡,小心鬼會跑出來抓你哦!」

「你再不收拾好,我就把它全部扔了。」

「統統吃光光,才可以吃甜點。」

可是媽媽的這些預言都失靈了。說出現實生活不會發生的事,或是自己不打算做的事,只是一種「威脅」罷了。這麼做剛開始或許會收到一些效果,可是一旦發現「媽媽講的話是騙人的啦」,孩子漸漸地便會認為「不聽話也沒關係」。

「買啦!買啦!」對於撒嬌的孩子說「這次就買給你,下次就不可以了」,當場做出這樣的約定也是錯誤的作法。原本講好「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不會再買囉」,可是不堪孩子的撒嬌,「那就再買一次沒關係」的作法,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就變成是欺騙。

即使是聽不懂話語的嬰兒,也希望了解父母的心,何況是小孩子。信賴、尊敬他們作為獨立的個人,好好對待他們是很重要的事。孩子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大人必須認同他是獨立的人格。失敗就是經驗!抱持這樣的心情,讓他不畏懼失敗,好好體驗人生吧!在孩子前來求助時伸出援手,便已足夠。從這樣的生活體驗中,才能培養出信賴大人、傾聽大人講話的孩子。

***************

偏差的愛只會培養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T小弟是個性激烈的孩子,只要說出口就一定要得到。即使大家一起玩遊戲,他也我行我素,經常與大家不歡而散。如果有人胡鬧或稍微挑釁他,便會搞得天翻地覆。他會奪走挑釁他的那個孩子的東西,堅持「不道歉,絕對不還東西」,一直斥責那孩子,直到他哭為止。

有時,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游擊隊遊戲。(編按:日本在小朋友間人氣很高的特攝影片,假面超人的角色扮演遊戲。)T小弟猜拳輸了必須扮怪獸,可是他卻想耍賴。

即使同伴說:「猜輸的人,就該扮怪獸!」T小弟也充耳不聞。大家等得不耐煩,要他「現在馬上玩———」,一起作勢對T小弟展開游擊隊攻擊。那時T小弟突然罵了一句:「畜牲」,一腳踢中H小弟的臉部。不甘掛彩受欺負,H小弟氣憤不已地反擊。

「老師,慘了!」大家非常驚慌,騷動不已。
那天,H小弟家便接到T小弟媽媽的致歉電話。

「真是對不起。」T小弟的媽媽一開口先賠不是,H小弟的媽媽也冷靜地回說:「沒關係啦。都是小孩子嘛。」可是,T小弟的媽媽卻接著說:「不過啊,我們家的孩子說,大家最先都是這樣玩,他只是這樣玩回去而已。妳覺得呢?」H小弟的媽媽聽了驚訝不已。

T小弟的媽媽說:「如果真的是這樣子,那就是大問題囉!」
「啊?」H小弟的媽媽聽了說不出話來。

對T小弟的媽媽來說,T小弟傷害同伴事小,自己的寶貝兒子受同伴排擠才是嚴重的問題。確實剛開始大家向著T小弟做動作,不過那是在玩游擊隊遊戲的時候。可是T小弟卻略過不提,自己猜輸拳必須扮怪獸而很生氣的這一段,他也認為「大家一開始玩得好好的,我沒有使壞。」

T小弟的媽媽對孩子的話不疑有他,也沒找老師了解狀況,卻對受傷的H小弟的媽媽告狀:「你們家的孩子會排擠同伴,請妳制止他這種行為。」總之,大人常眼見為信,以看見事物的瞬間來判斷事情的善惡對錯。可是問題的發生其實常受各種狀況的影響。

如果T小弟的媽媽能確實掌握狀況,適時開導T小弟:「猜輸拳扮怪獸,是一種約定,這是沒辦法的事。既然想和大家一起玩,就要遵守約定。」所謂的母愛,有時會陷入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愛,認為「只有自己的孩子最好」。這樣偏執的愛,是造成孩子被同伴孤立的一大原因。

即使孩子再怎麼可愛,也要時時告誡他:「這世界不會老是照著自己的意思而運轉。」這麼做十分重要。在小學低年級以前,孩子通常對媽媽的話能夠敞開胸懷用心傾聽,在這之前就要做好教育。在小學低年級以前還可以在自己的手裡守護孩子。但如果T小弟依然故我任性而為,那麼不久的將來,朋友必定離他而遠去。

「我才對,都是大家不好。」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久而久之沒有人會想親近他。如果T小弟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且學會自我控制,那就還好。可是現階段看來,這種期待似乎很渺茫。

過分努力當個回應父母期望的「好孩子」,將使孩子想在外面喘口氣

N小妹從學校回家途中,一直要U小妹替她拿學校書包。身材瘦小的U小妹氣喘噓噓地走著,N小妹則緊跟在後。U小妹只要稍微休息,N小妹便大聲斥責。N小妹的媽媽向來熱心教育,只要學校有教學參觀或懇親會,必定撥空參加。

N小妹成績優異,同時也是班長,是個令媽媽驕傲的女兒。N小妹的媽媽個性是非黑白分明,管教孩子十分嚴格。當N小妹哭鬧任性時,媽媽會突然打她一巴掌。這種情形讓N小妹心生畏懼,覺得媽媽可怕極了。因此她暗自下定決心,絕對不惹媽媽生氣。

N小妹必須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而她也一如媽媽的期待,拚命用功。媽媽非當驕傲,「帶這孩子到哪裡都不會丟臉」。可是有一天,U小妹的媽媽卻打電話來家裡。

「我們家孩子常被N小妹命令替她拿書包,所以現在哭著不想上學。」N小妹的媽媽嚇了一大跳,不由自主脫口而出:「我們家孩子,不會做出那樣的事吧?」U小妹的媽媽在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學校老師,老師剛開始也半信半疑。可是除了U小妹以外,又有好幾個孩子出面投訴:「N小妹凡事都要命令別人,真的很煩。」

於是老師問N小妹:「妳真的做了那樣的事嗎?」
開始一直矢口否認的N小妹,突然哇地放聲大哭,並且央求說:「老師,千萬不要告訴我媽媽———」

在完美主義型的媽媽當中,像N小妹的媽媽自認「我們家孩子最棒了,什麼都行」的人,一定不在少數吧。孩子為了回應媽媽這樣的期待,自然拚命用功了。N小妹不論在課業或體育上,都非常認真學習,可是長期過度的努力,終於累積了許多壓力。而N小妹的那種壓力,便透過命令其他孩子的舉動釋放出來。

當N小妹成績不好時,她的媽媽會很嚴厲地斥責她:「為什麼考這樣的分數?妳媽可從沒拿過這麼差勁的成績。」無論孩子考了什麼好成績,她也不會認同地說:「你這回很用功哦!」更別提說些鼓勵她的話了。像N小妹的媽媽這類型的人絕不在少數。不,最近似乎愈來愈多了。

******************

說一步、做一步的孩子,會變成說了也不會去做的孩子

由於媽媽的過度干涉,凡事處於被動狀態的孩子,容易變成說了也不會去做的孩子。這樣的小朋友,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首先他會變成消極「等待指示的人」。凡事提不起勁,無法自我思考。再者他會變成蠻橫而依賴心強烈的孩子。

小學三年級生S小妹,每次只要一看電視,媽媽便開始催她「早點做功課!」功課做完,又催她「早點去洗澡!」才剛從浴缸起來,又催她「早點換上睡衣!」才穿上睡衣,再催她「早點睡!」媽媽總是對S小妹下達一個又一個的指示。

每天每天,被下達相同指令的S小妹,終於隨同媽媽一起前來諮詢。試著詢問S小妹,個性溫和而順從的她說:「雖然覺得媽媽很囉嗦,可是她也是為我好……」S小妹已完全習慣於被媽媽指示,以至於明明已經知道的事,也要等到媽媽開口才行動。

可是這時候孩子對媽媽的囉嗦雖然感到不耐煩,也還帶著耳朵聽。一旦到了小學高年級,即使聽到媽媽囉嗦,別說是「不說不做」了,簡直已到了「充耳不聞」的地步。週末的夜晚,媽媽對著小學六年級和二年級的二個女兒喊叫:「快點!把事情做好!」

二年級的U小妹乖乖去浴室,用鞋刷開始清洗自己的室內鞋(編按:日本的學生要進教室前,必須在校舍入口處換上室內鞋。)可是,六年級的S小妹卻馬耳東風,老神在在地翻雜誌。

「明天會下雨,不早點洗不會乾哦!」媽媽再度催促她。S小妹卻裝糊塗,一副「又沒有髒」的表情。在六年級生當中,的確有許多孩子週末將室內鞋帶回家,隔週原封不動地帶回學校。

S小妹連著三週沒清洗,媽媽再也受不了了,只好一邊嘮叨:「拿她沒辦法……」一邊幫她清洗。說了好幾遍都不行動的孩子,其實早就心知肚明,即使自己不做,媽媽也一定會幫忙。也有孩子即使媽媽不幫忙、自己不動手,也認為無所謂。實際面臨困境,如果孩子不能感同身受,他不會覺得自己陷入困境。

S小妹的情形是,她本人覺得不做也無所謂,所以即使是媽媽代勞,也不應該對她這麼囉囉嗦嗦。不用做的事情卻雞婆卻幫忙做!」當孩子一股腦兒這麼想時,隨著年齡的成長,他便漸漸蠻橫無禮起來。

「真囉嗦,那傢伙說的話是BGM(編按: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聽聽就好了啦。」一副不理人的態度。這樣的孩子,不光是對父母,與學校老師相處也會是這個樣子。

媽媽教養出不理睬父母的孩子,同樣地,也會教養出不理睬大人、老師的孩子。 到最後,父母往往只能威權式的命令孩子。對此我們不妨冷靜想想,怎麼讓孩子自己負起責任。

T先生與唸中學的孩子們有一個約定,就是「必須自己清洗便當盒。」如果他們忘記清洗便當盒,那麼隔天就不做便當。那天的午餐費也必須動用自己的零用錢。自己不做就沒有人幫忙,自己不做就會陷入困境,唯有不斷累積這樣的經驗,孩子才能潛移默化,「不必大人說,也能自動自發」。

在上課時間引起騷動,完全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孩子在學校不乏其例。級任老師找孩子的媽媽到學校溝通,把實際狀況說清楚講明白。卻引來家長的質疑:「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導不良所引起的呢?」

有許多老師很感嘆地說:「最近的父母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怎麼過的,告訴他們現況也不相信,就連媽媽自己也一副懶得聽的樣子。」

我想,現在教養幼兒期到小學低年級的父母,大約是三十歲後半到四十歲前後的世代。這個世代在求學時,正巧碰上公立學校最兵荒馬亂的時期。許多人對凡事採取高壓手段管理的學校或老師,存在著極度不信任感,即使今天變成了父母,也不敢對孩子的學校或老師(特別是公立學校)寄予厚望。

「老師,孩子不乖,你儘管打吧。」如此與老師維持良好信賴關係者已非常稀有。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在父母的偏差教育中成長,被競爭激烈的社會追逐,必須拚命補習、學才藝,以高學歷為目標的世代。

加上現在的少子化現象,父母對獨子的關心太過強烈。從嬰幼兒期開始的早期教育,到上補習班學習各種才藝,走到哪裡都是父母關注的焦點。正因為如此,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與壓迫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孩子們自幼就深深感受父母給予的壓力,而且大部分的孩子也努力順從父母的期待,扮演「正直又善良的孩子」。可是一直扮演「好孩子」的角色也就無處釋放壓力。最容易成為釋放壓力的出口,便是父母不能親自監督的幼稚園或學校了。孩子們在父母鞭長莫及的地方,終於能打破壓力無法宣洩的焦躁,得以維持完整的自我。

*****************

少動手少開口的媽媽,培養出自動自發的孩子

學校地板上常有形形色色的失物。這些掉落的東西,幾乎不見孩子主動拾起來,或將它丟到垃圾筒裡,更別說是熱心尋找失主了。

即使老師開口說:「喂,鉛筆掉下來囉!」如果不是自己的鉛筆,便以漠不關心的神情回說:「不是我的東西。」這樣的孩子,在家裡難道沒受過教養訓練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媽媽總是對著孩子嘮叨:「要這樣做」、「要那樣做」。

已上幼兒園的R小弟,每天被媽媽這樣嘮叨:「快點去洗臉!」、「快點換衣服!」、「快點吃早餐!」R小弟的媽媽在公司上班,所以每天早上都與時間賽跑。除了整理自己的衣著儀容,還要忙著做早餐、送孩子去幼稚園……雖然媽媽也知道不該一直催促R小弟,但還是忍不住數次脫口而出,叫孩子快點。

四歲的O小弟個性溫吞,不論遊戲或吃飯,都非常慢條斯理。一天,他吃東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於是媽媽說:「啊,怎麼又把牛奶打翻了!你真是一個糊塗蛋……」然後繼續嘮叨:「快點去拿抹布擦乾淨。你啊!真是壞毛病。你沒喝到牛奶,塌塌米喝到了怎麼辦?還好塌塌米喝了不會長大,可是你看!牛奶會發臭,擦的時候要更用力些。你這個呆瓜!」

對O小弟的媽媽來說,妳並不想說出O小弟是「呆瓜」的話,可是,因為心情焦急,以致口不擇言,說出這番話。

五歲的M小弟通常一到八點半,就要整理床鋪、準備睡覺。可是,每天晚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來,整理一下!」、「來,刷牙!」、「來,換睡衣!」M小弟生氣地頂嘴:「不要說了啦!我正想這麼做嘛……」玩在興頭上的孩子,總是把時間忘得一乾二淨。M小弟也知道,八點半必須準備上床睡覺,可是忘記留意時間,才被媽媽這樣說。

以前,曾有人對育兒感到不順心的媽媽,錄製一天生活作息的錄音帶。這些媽媽聽到自己對孩子氣急敗壞的聲音,對「原來自己這麼嘮叨」感到驚訝不已,從而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媽媽的心裡,似乎潛藏有一種依賴性的想法:「對自己的孩子這麼說,應該沒關係吧!」而這種想法,不知不覺中讓媽媽的言語變得粗暴。

不代勞、不出主意而在一旁守護孩子,並不比動口責罵來得容易。嘮嘮叨叨是沒辦法教好小孩的。與其不由分說地責罵他,不如多說些讓他自動自發的話,譬如說:「遊戲結束了嗎?」、「差不多該準備上床囉!」等等。

培養嘗試「去做的勇氣」是必要的

媽媽對孩子的干涉,從嬰兒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根據NMS的調查發現,有9.5%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或許我們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

E小弟從吃離乳食品開始,一直由媽媽餵食。即使過了二歲生日,他也絕不自己進食,只是等著張口吃飯。通常到了二歲,孩子雖然不是很熟練,但是多半會自己嘗試用湯匙進食了。E小弟不會自己進食,應該是他從未有過自己進食的經驗吧!可以想見他到了二歲、三歲,還是不會自己進食。

三歲的K小弟,個性非常頑皮。一到公園玩,不是和同伴搶奪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閒事,所以媽媽一刻也不容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K小弟想要做點什麼,媽媽立刻飛奔而來。

「要好好一起玩喔!」、「會不會痛?真對不起!」一碰到問題,媽媽以最快的速度幫K小弟解決。可是,當事人K小弟引起騷動後,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孩子之間搶奪玩具,就讓他們盡情地搶吧!但現實上在其他媽媽面前,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現代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因為過度保護孩子的狀況已愈來愈多。在孩子彼此之間的衝突中,讓他們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了。媽媽事必躬親,隨著孩子成長就會演變成孩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換言之,出現一群沒有「動力」的孩子。

為了避免這類困境,孩子從小就必須讓他嘗試各種事物。散步回到家裡,讓他自己把脫下來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處都是,也要讓他自己吃飯;脫下衣服,自己將它放入洗衣籃內;早上起床,自己洗臉、刷牙;吃點心時,一定坐著吃。從幼年時期,便把這些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讓他習以為常。一旦孩子長大,媽媽的嘮叨會一下子減少許多。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還太小,這樣子太勉強啦……」,什麼事都搶著做,到頭來,孩子會根深柢固認為:「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

孩子剛開始嘗試時,通常笨手笨腳的,也可能犯錯和失敗。讓孩子自己來,勢必增添媽媽的麻煩,可是無論如何,也要讓孩子試試看。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給他讚美,繼續做得更好,就再度誇讚他。這是教養孩子的第一步。媽媽一定得記住:從零歲起就可以開始教養孩子。

*****************

給太多甜食,是一件危險的事

人類對食物的喜惡不是與生俱來的。喜歡吃哪些食物是慢慢形成的。嬰兒的味覺宛如一張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塗染什麼顏色,決定於離乳期開始的飲食內容。已經去世的日本醫學博士二木武指出,「在離乳食期曾體驗過各種味道的孩子,他的味覺幅度會變得比較寬廣,而且長大後接觸新的味道,也大多能順利適應。相反地,離乳時期的味覺經歷太少,到了幼兒時期接觸新食物或是第一次碰到的味道,大多會不知所措或拒絕,結果便容易變成偏食。」

這裡我想要強調的是,在味覺訓練期間,甜食最好加以控制。由於甜食好吃,所以記住甜味的孩子,容易對這種味道感到滿足,以後便難以適應其他的味道。總之愈早記住甜味的孩子,大多容易會有對味覺遲鈍的反應產生。

在保健所(編按:相當於台灣的地區衛生所)等衛生機關,會教導媽媽在離乳準備期間讓孩子喝果汁,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適應母奶、牛奶以外的味道。但是,並不是不喝果汁就會影響孩子發育。然而卻有許多媽媽有著如此錯誤認知。

深信果汁對孩子發育絕對必要的媽媽,拚命削蘋果、擠橘子汁給孩子喝。等嬰兒稍後長大些,就給他喝市售的百分之百果汁飲料,慢慢到最後就轉換成只佔幾個百分點的果汁甜味清涼飲料了。

T小弟現在一歲六個月。他最愛吃蜂蜜蛋糕和運動飲料與嬰兒食品雞肉飯。吃東西時如果沒有這些食物,他的心情就會不好,餵他吃青菜等食物時,甚至還會把食物亂扔一通。

T小弟亂七八糟的飲食生活,起因於生病住院時,醫師曾建議媽媽:「發燒時可以給他喝運動飲料舒緩一下。」於是媽媽每天給他喝運動飲料。T小弟似乎也很喜歡運動飲料,所以喝得很勤。然而退燒也出院了,他卻只想喝運動飲料,不要喝水或麥茶。

我們建議媽媽:「孩子真的口渴就給他水或麥茶。從今天起開始改變飲食,不要再給他運動飲料或甜食了。」聽到此話,T小弟的媽媽卻說:「很困難,如果這麼做,兒子會抓狂到無法收拾。」

你瞧瞧———T小弟不過才一歲六個月大而已……

看見T小弟媽媽說話的神情,我腦海裡出現一名十七歲劫持巴士少年犯的母親身影,她說:「我很害怕,我沒辦法說服那孩子。」據說那名十七歲劫持巴士的少年犯,也喜歡吃簡易的食物。

在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當中,出於本能需求,嬰兒即使未經刻意學習也能品嚐出好吃的味道,那個味道就是甜味。一旦習慣甜味,就很難習慣其他味道,所以嬰兒時期不讓孩子品嚐才是明智之舉。可是如前所述,現在的嬰兒在離乳前就開始喝純果汁,稍長大些則喝果汁飲料,最後慢慢喝起加了大量砂糖的果汁飲料。

如此從甜果汁、飲料開始的飲食生活,孩子便不知不覺地朝偏食的方向走。岩手大學名譽教授大澤博,長年研究飲食生活和包括犯罪在內的異常行為。他指出,砂糖攝取過量會增高罹患低血糖症的比率,造就出「容易偏差的孩子」、「沒有元氣的孩子」。

低血糖是指血糖在正常值以下的狀態。通常攝取食物後血糖會立刻上升,但是如果持續不斷吃喝含大量砂糖的果汁或甜點,能讓血糖值降低的胰島素會分泌過多,如此周而復始將會導致低血糖。伴隨而來的症狀就稱為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症狀包括:暴力傾向、自閉而不願意開口講話、沒有元氣、無法控制情感、缺乏忍耐力、易怒、時常感覺不安或認為自己常受到威脅、突發性地大吼大叫、有自虐傾向等。這不正是最近「行為偏差孩子」的身影嗎!

即使孩子不喜歡,媽媽也必須努力,讓他嘗試吃吃看

離乳期間孩子該怎麼吃,媽媽多半會認真參考育兒書籍或雜誌,但是一旦離乳期結束,就覺得孩子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了,因此放鬆心情,對孩子的飲食也不再那麼用心。

經過十五年,厚生省於一九九五年修改「離乳的基礎」,增訂了離乳後期到離乳結束的相關建議。可是對於離乳期結束後該吃什麼並未明確表示,而且對幼兒飲食的定義也不具體,以致許多媽媽誤以為孩子可以吃和大人一樣的食物。從味道清淡的離乳食品,突然變成吃跟大人一樣的調味食物,幼兒自然會吃到太多的鹽分和太多的調味料。

另外在離乳食期間,媽媽忙碌或外出時都會準備嬰兒食品,可是一到幼兒時期,就一下子給孩子吃大人吃的加工食品:如馬鈴薯片、速食或炸雞、便利商店的便當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孩子飲食混亂的原因。

在記住味覺喜好的重要時期,給孩子吃含脂肪、鹽分太多的加工食品,也會造成他的口味單一化,這是媽媽必須留心的事。

到了三至四歲時,對於沒吃過的東西或是沒品嚐過的味道,孩子會出現抗拒的傾向,同時也可能出現對首次嘗試的食物說討厭,或是從嘴巴吐出食物的現象。

因此媽媽只給孩子吃他喜歡的東西是不行的。在此時期,應該盡量給他嘗試各種味道。孩子特別討厭的東西,不需要太強迫他,先從稍微討厭的東西開始嘗試,盡可能讓他吃完,這樣做才能培育出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靈和自制忍耐的心。

************

以孩子為重心的幼兒教育,未來恐怕會培養出「自我中心兒」

今天是耶誕節。O小弟班上開始交換耶誕禮物。大家圍成一圈,配合著音樂,將各自帶來的禮物傳遞給隔坐的人。音樂一停止,禮物落在誰手上,就屬於誰的禮物。

孩子們一邊開心地拿著手上的禮物,一邊興奮地七嘴八舌。但是,O小弟從剛始就一直臉色難看。事實上O小弟早就看中了最大的那個禮盒。可是他拿到的卻是牛奶紙盒做成的禮物。

「老師,禮物不喜歡,我可以跟同學交換嗎?」O小弟突然提問。
「那樣不公平啦!」
「交換禮物已經結束了,不要再亂講了。」大家說道。儘管如此,O小弟還是噘嘴說:「可是,那個禮物我不喜歡嘛!」

手上拿著O小弟的禮物的W小弟開口說了:「那麼不喜歡,那還我啊!好啊!我的禮物跟你換。」
「那樣子不行!W同學,那個牛奶紙盒是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和W小弟交好的A小弟氣得滿臉通紅。
「我知道了,好啊。這個還給你!」O小弟勉勉強強不高興地說,W小弟卻哭出聲。

好端媏的快樂氣氛,就這樣被破壞了。這種麻煩製造者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如何帶給人不快。他深信地球是以自己為中心而運轉的。

此時此刻,O小弟甚至無法理解,全班同學為什麼如此不開心。打從O小弟出生起,他的媽媽便盡量順著他。想要的東西不必忍耐,媽媽就會馬上買給他。因此O小弟深信「任何事情,都要自己稱心如意。」媽媽為了孩子,認為自己是出於好意。然而遺憾的是,這是造成他無法和同儕融洽相處的原因。

不僅是O小弟的媽媽,最近教養孩子的方式,動輒採用所謂的「以孩子為中心主義」;對孩子的期望言聽計從。反正所有的育兒書籍都這樣寫著:「媽媽,給孩子大量的愛吧!」一派愛心論至上的調調……

被灌輸「給孩子愛,才是好父母」的媽媽們,於是孜孜不倦地為孩子盡力,凡事只要是孩子所說就照單全收。可是一旦孩子步入現實的社會,果真凡事能稱心如意,如同父母為孩子所做的那樣?一想到這兒,不禁令人感到非常不安。

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容易和同伴起衝突,而且因為擁有父母滿溢的關愛,大多變得驕縱任性。如果真為孩子著想,從小教育他「世界不是因你而運轉」、「不會凡事都能如你所願」的觀念非常重要。

因此,當孩子吵著要買玩具或零食時,不要立刻給他,不妨讓他忍一忍,等到生日或耶誕節再說吧!這樣才可以為他與團體同伴融洽相處奠下基礎。日本NHK有一個節目《你可知道孩子們的餐桌?》,在播出後陸續收到各地反應回來的意見。其中有不少人質疑:「這個節目實在太可怕了!」因為內容暴露出現代飲食生活是如何的混亂與恐怖。

這個節目是由NHK與女子營養大學共同製作,以兩千零六十七位小學五、六年級生為對象而進行的調查報導。節目主要透過孩子們用畫筆描繪「一天的早餐與晚餐風景」;由於該調查是隨機進行,所以赤裸裸地揭露出孩子平時的用餐狀況。電視出現的畫面,可說是形形色色。某個孩子的早餐是白飯與煎餅,晚餐則是冷凍章魚燒和湯。有的孩子家裡,四個人只吃烤餅,隔天早餐也吃昨天留下的烤餅……吃的東西實在很粗糙。

另外,更大的衝擊是,竟然有孩子單獨一人在自己房間內用餐。雜誌《AERA》(二○○○年六月五日號)也曾報導過這樣的現象;家人在各自房間用餐的「飯店族」已愈來愈多。在NHK與女子營養大學的調查中發現,一個人孤獨用餐的孩子,早餐佔百分之二十六、晚餐也有百分之七。

國中生、高中生的用餐實況也慘不忍睹。NHK曾播出《請你聆聽!十歲世代的不滿.飲食生活篇》節目,內容陸續出現這樣的情景;一位高中二年級生,早午晚三餐,只吃便利商店的納豆飯糰果腹;一位高中三年級生完全不吃米飯;某位男子一週三次蹲在便利商店門口吃泡麵也視為理所當然。孩子的飲食生活,為什麼荒唐到如此地步呢?

偏食,是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

孩子的飲食生活如此混亂,有其主要背景原因,與母親就業、孩子補習的社會因素大有關係。不過與此社會因素具有同樣影響力的是,媽媽在育嬰期間太過縱容所致。其證據在於孩子的偏食狀況,早在嬰幼兒期就已開始出現。這裡介紹NMS的求助案例,讓大家明白。

女兒現在只吃牛奶、甜食過日子。午餐也幾乎不吃,直到下午二點才叫肚子餓,吵著要吃點心、蛋糕。到晚餐時間,她還是不吃,直到喝完四百毫升的牛奶便睡著了。到了早上,就只吃牛奶、烤餅或是少量的蛋包飯。(三十一歲,女兒二歲六個月)

說老實話,看到這個案真覺得太糟糕了。可是我相信,像E小姐的孩子一樣,每天只吃牛奶和甜食,不好好吃飯的情形,絕對不稀奇。E小姐也會覺得,這樣的飲食生活很不好吧!可是另一方面,心裡的某個角落可能會覺得,孩子有喝牛奶,稍微覺得安心些……

常常有些媽媽認為,牛奶是高營養的食物,所以讓它代替水給孩子喝且毫無節制。確實牛奶的營養價值高,但是如此一來,反倒是意外令人陷入另一種困境。不論任何人,肚子不餓不會想吃東西。經常喝營養價值高的牛奶以至於滿肚子都是,當然飯就會吃不下去了。

不光是牛奶,任何高營養食品都無法補充所有的必要營養。一旦不吃正餐,就無法攝取重要營養素。一旦重要營養素無法攝取,便難以維持健康的身體。因此,媽媽應特別留意,避免給孩子過多妨礙食欲的牛奶等食物。

***********

無法獲得媽媽的認同,不滿的情緒會表現在對朋友的惡作劇上

小學一年級生I小妹總是將不滿的表情掛在臉上。她有一個年長三歲的姐姐。姐姐個性活潑、性情開朗,深受大家歡迎。媽媽雖然也想對姐妹倆一視同仁,但是I小妹覺得「媽媽總是讚美姐姐,對我的事卻一點也不在意。」

一天,朝會發生了一件事。從早上便心情欠佳的I小妹,用腳把K小妹絆倒了。「老師,I同學用腳勾我!」K小妹哭著向老師告狀。「怎麼又是妳?」對重視紀律的老師來說,不時和同學起糾紛的I小妹是個麻煩學生。

實際上,當天I小妹準備要去期待已久的遊樂園玩,但是,早上臨時被告知不能成行,因為碰巧姐姐要舉行鋼琴發表會。想到一整天要待在鋼琴演奏會場,就覺得非常無聊。「媽媽心裡老是只有姐姐。」因此感到非常的不高興。

被學校請去談話那天,I小妹的媽媽心情憂鬱。姐姐這邊多半得到老師的讚賞,可以堂而皇之去學校。可是,I小妹的情形相反,從老師那兒得到的一定是發牢騷的話,那天當然也不例外。

「I同學在家裡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老師問道。
「不,向來沒有這種事情啊!」媽媽搖頭回答。
「其實,前幾天全班同學合做了一本七夕詩箋。I同學在上面寫了這樣的話。」

說完,便把I小妹寫的詩句拿給媽媽看。上面寫著:「下次投胎再世時,讓我更可愛、聰明。這樣的話,媽媽就會更愛我。」接著,老師也把I小妹常欺負同學的事說了,媽媽聽到這裡,受到很大的打擊。父母即使想對孩子一視同仁,但稍不留心,不經意的話便可能嚴重傷害到孩子的心。

對媽媽來說,姐姐確實是個令人驕傲的女兒。但是,面對個性太強,又無法應付周遭環境的I小妹,媽媽的內心不知不覺地產生疏離感。有時無意間,媽媽會抱怨:「為什麼妳不能像姐姐那樣,媽媽真的覺得很丟臉!」

即使是I小妹,她也真的很想做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可是再怎麼努力,媽媽心裡也只向著姐姐……由於這樣的絕望感,不知不覺她便做出讓大家討厭的舉動。媽媽從老師給她看七夕詩箋一事察覺自己對待I小妹的方式錯誤,因此深切反省修正。

孩子從小就和同伴接觸,可以培養出與朋友共同歡樂遊戲的能力

S小弟今天又在幼稚園的教室發呆。其他小朋友在庭園裡嬉戲追逐,他卻不想走出教室。老師叫他:「S同學,跟大家一起玩捉迷藏啊!」他也不為所動。

個性活潑的P小弟。「S同學,一起來玩啦!」用手拉他也不肯答應。不管是幾個人的團體活動,S小弟總是獨自一個人。「S同學,一起來玩吧!」團體的孩子呼喚他,他也是一副畏畏縮縮、拒絕參與的模樣。剛開始同伴們還會耐心叫他、等他,慢慢地也不再邀他了。

由於S小弟個性穩定,很能自得其樂,自出生起便是一個容易帶的孩子。他的媽媽看見其他孩子哇哇大哭,內心安慰地說:「我家孩子才不會那樣,真好!」別人家的媽媽,每天帶著想外出的孩子到公園玩,S小弟的媽媽卻把乖順的S小弟放在家裡,帶他出去的意願不是很積極。

即使帶S小弟去公園,他也不習慣和同伴一起玩,大多時候遠離同伴一個人玩。媽媽看S小弟很可憐,最後便想:「在家裡他也玩得很開心啊!何必勉強去公園。」對被家事、育兒追逐而忙碌的媽媽來說,每天去公園是件苦差事。雖然如此,許多媽媽也不得不因為孩子的要求而帶他去公園。

更何況不擅長與人交際的媽媽,對於「公園育兒」本身深感痛苦的人也為數不少吧!

公園育兒像是密室育兒的另一種延長。某種意義上,如果覺得勉強也沒必要非去不可。但是讓孩子以某種形式與同齡孩子接觸是不可或缺的。從小有與同年齡孩子接觸的機會,是孩子能不能與同伴融洽玩耍的重大分水嶺,這麼說絕不誇張。

不能融入團體的孩子當中,也有像S小弟一樣「不用給自己找麻煩」帶出門而留在家裡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僅無法和同伴一起玩,將來也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在公園裡自己一個人玩沒關係,因為孩子有段時期會喜歡自己玩,有時也是性格使然。即使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要盡量給他有同齡孩子圍繞的環境。有沒有這樣的環境,最後的結果是天壤之別。

***************

在「想要但必須自制」的反覆過程中,孩子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M小弟陪媽媽到藥妝店買東西。媽媽一個不注意,他便趁機拿了店裡的棒棒糖,放在嘴裡舔。「這是店裡的東西,不行自己拿來吃。要吃回家吃。」媽媽說著便當場沒收棒棒糖,付了錢將它收到包包裡。M小弟大聲喊叫想要吃,並且開始哭泣,但是媽媽不為所動,不打算從包包裡掏出棒棒糖。

於是,店裡有人向媽媽說了:「小孩都是這樣,別生氣!」

像這樣被勸說:「不過是孩子嘛!」、「不要這樣子嘛!」、「別讓這麼小的孩子哭!」,因而失去自信的媽媽可為數不少啊!不,像M小弟的媽媽對年幼孩子堅定說「不」的態度非常重要。

I小弟眼巴巴地看著路邊放置的自動販賣機。這個被稱為「卡將卡將」的自動販賣機,只要投入錢幣轉動搖柄,就會跑出封膠包裝的小玩具。(編按:就是目前台灣年輕人間非常流行的扭蛋。)

一看I小弟手指著想要的東西,原來是他喜愛的卡通玩具正放在裡面。「爸爸買了一個給我,媽媽也買一個給我嘛!」說著還一邊啪嗒啪嗒地雙腳跺地。這時I小弟的媽媽突然想起,上禮拜天從外面散步回來的他帶著這個玩具回家。

「媽媽沒有錢,不行買!」媽媽說道。
「可是,媽媽不是可以買東西嗎?」I小弟扁著嘴哭,完全不打算離開那個地方。

當然,媽媽身上帶的錢,玩一次扭蛋不成問題,而且也不會影響家計。可是,媽媽在心裡對自己說:「對孩子言聽計從,會寵壞他。」因此,堅持從一而終的拒絕態度。

「媽媽的錢是準備用來買飯的,不是用來買你的玩具。快,快走吧!」
「媽媽,小氣鬼!」I小弟嘴裡嘟嚷著,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那個地方。

若當時如I小弟所願,讓他玩扭蛋,那會怎樣呢?他會好好珍惜到手的卡通玩具嗎?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再怎麼哭鬧想要的東西,或許一天或許一小時,時間過了他就會完全忘記。

孩子賴皮想要的東西,大多是瞬間的情緒。倘若是真正想要的東西,不妨到生日或耶誕節時再買給他,在那之前就讓他等等吧!期盼的東西好不容易到手,這時孩子才會倍感貴重、會更加以珍惜。

現在的孩子擁有大量的玩具。在玩具過剩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玩具少個一、二件,他也不會在意。孩子一撒嬌就買東西給他,當然無法培養出珍惜事物的心。從小知道忍耐自制的孩子,就不會隨意伸手拿同伴的東西,甚至鋌而走險當扒手了。

想要的東西不能得手時,就必須斷念放棄或忍耐。在不斷重複鍛鍊的過程中,孩子也將學到「世事並非盡如人意」的寶貴體驗。進幼稚園的孩子們,年年都有「幼兒化」的問題,這可說是幼教工作者共同的煩惱根源。

從某方面來看,孩子們似乎有小大人般的超齡表現,而因為人際關係方面的教育不完善,使他們不能與同伴融洽相處、遊戲。

最近似乎出現不少這類型的孩子。有的孩子想加入玩耍卻不知如何表達,然後突然搶走同伴正在玩的玩具,不然就是施暴、弄哭同伴;有的孩子,一碰到困難就非常恐慌、歇斯底里地亂吼亂叫:有的孩子,一碰到討厭的事便馬上逃開。以前有些孩子不善於與人相處,可是相對地,也必然出現會照顧那些孩子的「樂於助人」孩子。

現在「樂於助人」孩子已愈來愈少,取而代之是增加了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他們便是所謂的「自我中心兒」。這些孩子表現幼稚、任性、愛撒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老是「我、我的」以自我為中心而思考,當然不能順利融入團體。所以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與同伴和睦相處———「這個不可以給他,那另一個讓給他吧!」、「雖然自己很想要,但是今天忍忍吧!」

要學會這樣折衷調和的能力,和同世代孩子相處是絕對必要的。但是,想在類似公園育兒的母子關係中培養上述的能力是行不通的。舉例來說,媽媽會讓孩子和公園裡年紀相仿的同伴一起玩耍,可是,一碰到孩子相互搶奪玩具,媽媽就馬上出手干涉禁止,這樣一來,孩子便沒有自我鍛鍊的機會了。

雖然如此,從嬰幼兒期開始,現實生活裡不可能建造個只有孩子的單純世界。現在的時代,不是有幼稚園之類的地方嗎?即便如此,幼稚園的數量也不能滿足所有想入園家長的需求。

目前大部分的情況是,孩子們在類似「公園育兒生活圈」(編按:公園育兒是家中有幼兒的日本家庭主婦重要的人際交際。藉由帶小朋友去社區的公園玩耍,媽媽們就坐在旁邊聊聊八卦,交換育兒心得,有甚者會形成互相支援幫忙的小團體。)的母子關係中成長,發生困難時便由父母解決,他們只經歷過他人一手處理的人際關係。這樣的孩子一旦進入幼稚園,幼教工作者的辛勞可想而知。

———————

父母態度堅定,可以培養孩子抗拒誘惑的自制力

「我要買!我要買!」K小弟站在超市的貨架前,而且雙腳亂蹬哭個不停。手上抓著自己從貨架上拿來的零食糖果盒。

盒內是一條口香糖和附贈的玩具。搞不清楚是為了買口香糖還是買玩具,反正就是一個「附贈玩具的零食」。(編按:就是食玩。零食附有個小玩具,小朋友常為了蒐集玩具而要求父母購買糖果餅乾之類的零食。)

「不行,昨天不是也買了!」媽媽一邊這麼說,一邊感覺到周遭有冷冷的眼光。可是K小弟怎麼都不肯動。媽媽情急不已,眼睛確認著紙盒上標籤的價格,「真拿你沒辦法。呶,只能挑一個———」然後把零食放進購物籃內。就這樣,K小弟今天想要的東西得逞了。

K小弟的媽媽,事後說出當時的心情。

「我也知道不行照孩子的話去做。但在別人面前哭得如此大聲,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總覺得四周的人會認為我是一位糟糕的媽媽。」像K小弟的媽媽一樣,太過在意旁人目光而受制於孩子,到底是為什麼?

孩子一哭便言聽計從的母親,總是培養出愛撒嬌的孩子

碰到孩子撒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於缺乏應對自信的父母老是會擔心,深怕別人認為自己是「把孩子惹哭的糟糕爸媽」。

閱讀育兒書或育兒雜誌,常看到上面寫著:「物質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或是「接受並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促進彼此的信賴感」。讀到這些觀點的媽媽,理所當然認為,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是接納孩子的想法,這並沒有錯啊!這麼一來,對撒嬌就可以得到東西的孩子,從此便學會「哭鬧就有糖吃」。

媽媽大概沒有察覺到這樣的因果關係吧!因為幾百塊錢而引起騷動,不如買給他算了!每次都百依百順,就會培養出愛撒嬌的孩子。

給他一切他想要的玩具,使孩子的想像力貧乏

我經常看見一到二歲的孩子玩卡通玩具。這時期的孩子不會自己選擇玩具,一定是媽媽為他挑選的。不過到了二、三歲開始懂得說話,孩子就會「買給我、買給我」,吵著要買零食或玩具了。

像K小弟的媽媽一樣,孩子想要什麼便輕易買給他,所持的理由是:「如果說不可以,孩子會撒嬌,真令人傷腦筋。」同時媽媽也認為,孩子喜歡的東西很可愛,所以買下沒有關係。現在的媽媽們是與卡通玩具一起成長的世代,幾乎都對卡通玩具缺乏抵抗力。

十年前,孩子們一起玩遊戲,他們嚮往的往往是在澡堂內泡澡,或是揮舞著樹枝當武器扮成英雄。雖然眼睛所見的英雄形象與現實相差甚遠,但孩子卻可天馬行空,依照自己想像的方式玩耍。

即使如此,現在的孩子也不玩這些了。他們嚮往電視節目出現的英雄,頭一個希望買的玩具就是這些卡通玩具。現在市面販賣的東西可說一應俱全,與英雄同款的手槍、刀劍、飾品與服裝等等,琳瑯滿目。只要將這些東西集於一身,搖身一變就是英雄了。

乍看之下,這種情形反映出現在孩子的得天獨厚,但是給他一切他想要的玩具,終將剝奪屬於他們的想像空間,或馳騁在幻想世界的樂趣。加上玩遊戲等同於「買現成玩具」的習慣,將惡性循環培養出重物欲的孩子來。

毫不在乎地拿朋友東西還平心靜氣寬容以對,將養成「偷竊」的習慣

以名校著稱的F學園與T學園,最近發生了好幾起偷竊事件。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會做出偷竊的行為呢?

若是學校成績落後的孩子以偷竊尋開心,或有家庭問題而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偷竊成癮,那還算情有可原。但最近頻頻出現的偷竊個案,卻是「功課好的孩子」、「普通的孩子」。

小學五年級生T小弟,每天上學都帶著一枝剛買的粉紅珍珠原子筆。一天,那枝心愛的筆在鉛筆盒中不翼而飛。「心有所疑」的他對E小弟說:「你的鉛筆盒借看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遍尋不著的原子筆就在E小弟的鉛筆盒裡。

T小弟這麼對他說:「這,不是我的筆嗎?」
「啊,這樣啊!」E小弟回答道。
T小弟故意開玩笑地朝E小弟的頭敲了一下說:「你拿了!」就此了事。
幾天後,那枝原子筆再度失蹤。T小弟在二十分鐘下課時間前,對著全班同學說: 「我的原子筆又不見了。知道的同學,請在下課時間放回我的筆盒裡。」
下課時間結束後,T小弟馬上檢視自己的筆盒,果然原子筆好端端地放在裡面。

第一次很清楚是E小弟拿的,可是第二次是誰拿的卻完全不知情。原子筆確實是物歸原主回到T小弟身邊,但是,這件事就這樣塵埃落定好嗎?對於「不過是小學生拿了原子筆等等之類的小事……」用樂觀的心態看待,我深深以為不可。拿別人東西毫不羞愧,這種心態的萌芽,其實根源於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

給予超過需求的零用錢,只會麻痹孩子的金錢觀

便利商店有販售孩子眼中非常熱門的卡通玩具遊戲卡。這種遊戲卡以五張為一組,裡頭到底放了什麼遊戲卡,不到拆封那一刻絕無法知曉。

孩子們花掉零用錢與壓歲錢,買了好幾十張遊戲卡,有時拿給同伴看,有時彼此交換,以此為樂。可是因為遊戲卡種類非常多,有些孩子便到處搜尋還沒到手或價值稀有的卡片,一直買個不停。

這樣的用錢方式,真令人擔心。但更教人擔心的是,孩子將這些卡片帶出門,不論是特意收集或較冷門的卡片,都可以很輕易地丟掉,甚或轉送身旁的孩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小學生經常身上帶著數百元零用錢。比其他孩子帶更多錢出門的孩子,常會用「請喝飲料」的方式邀請朋友一起玩。他們聚集在校園玩耍,肚子餓了直接到零食攤買吃的,絕不忍耐到晚餐時刻。

Y小弟的媽媽是在公司上班的職業婦女。因為工作關係,常會延遲回家,所以媽媽平常給Y小弟二張千元大鈔,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晚上肚子餓了可以到便利商店買便當。一天,Y小弟到朋友E小弟家玩耍。E小弟的媽媽做了可口的蛋糕,請Y小弟品嚐。Y小弟非常開心,一直說:「好吃!好吃!」因此,E小弟的媽媽為Y小弟把蛋糕包起來,讓他提回家。

傍晚,E小弟帶了一盒章魚燒回家。E小弟的媽媽心裡覺得很詫異,因為她並沒有給他零用錢,於是問他說:「那盒章魚燒,是怎麼回事?」
E小弟回說:「是Y小弟感謝送蛋糕的回禮。」
E小弟的媽媽,晚上打電話給Y小弟的媽媽,說了這件事。

「哎呀!您別客氣,不過是一、二百元的小事。」她悠然自得地回答道。根據調查指出,東京都內小學六年級生的零用錢,每月平均二到三千元。這個金額或許可以證明,小學生平時購物消費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站內搜尋



本站其他服務

本站其他軟體



  • 股海快訊 (iNews123)

    提供特定個股新聞更新推播、股價警示推播、新聞社群分享以及每日個股收盤價等功能的股票App/股市App.


  • 標案快訊

    讓你可以輕鬆追蹤含有您想要關注關鍵詞的任何採購標案,只要有最新的資訊,「標案快訊」即會推播通知給你.


  • 台灣空污警報(AirInfo)

    設定特定站點為推播通知關注點後,當該站點空氣品質變糟時,即時推播通知給您。另外提供站點附近基本天氣預測資料。


  • 藝文快訊

    讓你可以輕鬆追蹤含有您想要關注關鍵詞的任何藝文活動訊息,只要有最新的資訊,「藝文快訊」即會推播通知給你.


  • 批踢踢快訊 (pttNews)

    身為鄉民的您,是不是常常覺得現在的批踢踢 (PTT) 閱讀器,明明您就只要看幾個板,都幫您分類好,但不是您要的?甚至您只想關注某個人(或某件事)的消息,卻散布在不同東西,找出來很辛苦? 這個 App 可以解決您這些問題,快來用吧!


  • 國道一路通(FreeWay)

    打開定位即實際地圖上繪製所在地中心附近的車況圖,可縮放地圖,不再是小小的縮小圖,快速了解高速公路的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