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hashi Method 簡報
星期三, 12 4 月, 2006

上星期去參加 OSDC.TW 2006,看到很多人在用一種字很大,然後,說很容易產生上百張投影片,我原本在試 Perl Sporx , 但怎樣試都不太像大家在用的簡報方式,然後在一個講簡報禪
的網站,找到這篇 Takahashi Method
,但這篇好像還是沒有講到用什麼程式。
繼續閱讀 »
![]() 尋找興趣、學習、生活以及工作間的平衡點 ^_^
|
Since 2005.12.20 |
上星期去參加 OSDC.TW 2006,看到很多人在用一種字很大,然後,說很容易產生上百張投影片,我原本在試 Perl Sporx , 但怎樣試都不太像大家在用的簡報方式,然後在一個講簡報禪
的網站,找到這篇 Takahashi Method
,但這篇好像還是沒有講到用什麼程式。
繼續閱讀 »
OSDC.TW 2006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Conference) 筆記:
這兩天和熊去台北參加 OSDC 的活動,好久好久沒參加類似的活動了,真的沒想到資訊的活動也可以辦得如此讓人愉悅 ^_^ 真的是高手如雲,和他們比起來,我真的是肉腳地很~~ 但也覺得有一群傳奇瘋子在裡面當道
繼續閱讀 »
最近新增 gallery.derjohng.com 這個網站,用來放置我拍的照片,並在此裝 WPG2
模組,可以將網站的照片嵌在這裡 ^_^
比如這個相簿:
建議可以試試 Gallery 的全螢幕功能,只是在播放前會先下載 Java 小程式以供播放用。
這個模組也可以在右邊 SideBar 嵌入 Random Image。
我拍照的照片會有許多直拍的照片,特別是拍人像的時候,而照像機 (Minolta D5D) 在 LCD 播放時都會自動轉正了,我就一直在找可以批次轉正的軟體,我終於找到了,就 是這個 JPEG-EXIF autorotate ,讓我一次轉正後,再也不用每看一張就轉乙次了。
由於我都是拍 Raw+JPEG 檔的,所以不怕它轉壞 JPEG 檔,而如果只有拍 JPEG 檔者, 就建議先備份乙份再做,以防萬一是好的。
另外,Picasa2 在匯出時,直拍的照片會轉正匯出,但其 Exif 內的方向資訊並沒有 變更,所以,用 Picasa2 匯出的目錄去轉正,可能又會被 autorotate 轉正了;是不是 其他情形也會有類似情形,這要個人去試試了。
從 1.0.6 到 1.5 版都有這個問題,還好可以將之前建立的列表匯出,再匯到其他 RSS Reader,目前改用 SharpReader,還在適應中,但至少沒有上述的兩個問題。
所以,RSS Reader 軟體,Thunderbird 列為不建議。 (1.5 版)
引述
新增一個軟體的類別,寫寫我用一些軟體的心得,歡迎交流交流~~
.. (略) …
RSS 的部份,thunderbird 是內建的,
.. (略) …
參考此網站: Windows XP on an Intel Mac
引述
Intel-based 的 Mac 已經宣告了,號稱比 PowerBook 快 4 倍,就不知可不可 Windows 也灌在同一台?如果可以,倒是下一台的 NB 可以改用這一款了。只是 $1999 起價???? 不算便宜…2006.1.12 補 2006年Macworld開幕演說即時翻譯全文![]()
網路查到這是 SELinux 這個套件所造成的,在 ES3 以及 Fedora 3 以後的版本,預設都會開啟此套件, 許多網頁會建議,/etc/selinux/config 這個檔,SELINUX=enforcing 改成 SELINUX=disabled ,嗯,這不是好主意,因為這是完全關閉該機制。就像買了個人防護軟體,然後,將所有的安全預設值,全部關掉一樣。
主要用 chcon 這個指令將要提供服務的目錄加以設定,-R 表示 recursive dir, -t 表示要指定的類型
其餘 chcon 設 httpd 的其他類型,參考這裡 。
如果設定後,覺得總是有問題,可以用下列指令回歸到原始的設定,再重新設定
參考來源:
用過多種連線軟體後,這個 PieTTY 是我目前最常用的連線軟體(Telnet/FTP),主要延自 PuTTY
,主要針對漢化做支援,去開啟中文的文件時,再也不會很痛苦地面對亂碼。
當然 PuTTY 原本就支援 SSH(port:22) 的安全連線方式,然後,我覺得最好用的是搭配 PuTTYgen 產生一組公鑰以及私鑰,Pageant 在每次啟動時讀取私鑰,然後在遠端的 .ssh/authorized_keys 檔內加入公鑰字串,然後 chmod 成 600,之後輸入 login 名稱後就不用輸入密碼就可進入,不但方便,而且這比直接輸入密碼安全。
而 FTP 軟體,我目前則用 FileZilla ,因為這個有支援 SSH/FTP,而且有支援舊有的 FTP(port:21?),原本我用 WinSCP
,但不知為什麼好像沒做一般 FTP的功能,而當時 FileZilla 兩者都有,所以就換了。
雖然目前的 Linux 漸漸預設都不打開 telnet/ftp port 了,都改用 ssh port 了,但還是會遇到沒有 ssh port 的老機器(比如 Solaris),所以,還是都有支援的比較好用 ^_^